日前,上海安生学校星空厅内洋溢着收获与不舍 。为期10天的2025年“华语侨心”华裔青少年暑期研修营在此迎来成果汇报展演。上海市侨办主任董依雯,区委常委、普陀海外联谊会会长魏静出席活动。
18名来自英美两国的华裔青少年与上海安生学子同台,以青春才情呈现十日沪上行的收获与情谊 。普陀 、虹口、宝山、崇明区侨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上海安生学校相关领导齐聚一堂 ,共同见证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交流盛会落幕。
行走与感悟:普陀印记,触动心弦
本次研修营由上海市侨办主办,普陀区侨办携手上海安生学校及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 ,上海中华文化学院 、虹口区侨办、宝山区侨办、崇明区侨办协办。活动旨在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搭建深度感知祖籍国的桥梁 。自7月23日开营起,营员们的足迹遍布上海各区——观摩振华重工的巨型港口机械,参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 ,领略今潮8弄的石库门建筑与AR艺术展等等。而本次活动的核心基地上海安生学校,坐落于桃浦智创城核心区域。据悉,这次来访的华裔青少年中70%以上是第一次到上海 ,他们在普陀桃浦的这段学习生活体验,以及精心安排的区内参访,无疑成为此行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。
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校史馆 ,营员们触摸中国高等教育的脉络;走进普陀冰上运动中心,在中心城区最大冰面上感受“速度与激情”。更令人难忘的是登上环球港52层云端观光厅。来自美国的营员陈同学俯瞰高楼林立的壮阔图景,由衷感叹:“这真是我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地方看一座城市!和在飞机上隔着玻璃的感觉完全不同。 ”
此外,营员们在上海安生学校内沉浸于科技创新PBL课程 ,在精密的装置设计与团队协作中锤炼思维;在羽毛球 、乒乓球友谊赛的挥拍间,也悄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。这些精心安排的普陀篇章,不仅让营员们领略了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与科技活力 ,更让上海的发展脉动真实可感,在年轻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烙印。
展演瞬间:精彩荟萃,情谊交融
成果展演环节紧凑而温馨。英美营员代表陆同学、陈同学真挚分享了十日见闻与成长感悟 ,字里行间满是对中华文化魅力的赞叹和对组织者的感激 。随后,营员们以青春才情献上了一场小型文化盛宴:从气韵悠长的《将进酒》《再别康桥》诗朗诵,到融合器乐与歌声的《大鱼》演绎;从展现智慧速度的魔方竞速 ,到温暖共鸣的全体合唱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,每个节目都凝结着研学收获与友谊。
活动期间,上海中华文化学院及虹口、宝山 、崇明区侨办相关负责人为在艺术、社交、活力、创意方面表现突出的营员颁发了相应奖项;安生学校表彰了无私奉献的学生志愿者 ,授予“安生文化使者”称号。营员代表们也向市侨办及普陀区侨办赠送了亲手绘制的画作和锦旗,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此次活动所有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 。
展演高潮,上海安生学校与英国格拉斯哥里仁中文学校 、美国ME国际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协议,三方将在课程共建、师生互访等领域深度携手。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会长夏铭期待:“把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回美国课堂 ,让更多华裔孩子感受地道的中华文化。”英国里仁中文学校校长王立新展望:“合作将打破距离,促进中英融合教育长足发展 。 ”
深耕与愿景:普陀聚力,情系中华
本次研修营中 ,普陀区充分整合华东师大、环球港 、安生学校、TOP中央公园等优质资源,精心设计了包含教育、科技 、文化、体育的多元化普陀参访路线,无不体现了普陀对华裔新生代工作的系统规划与用心投入。
这份投入 ,源于普陀区对涵养海外新生代资源的深刻认识与长远布局。这些生在海外、长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,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承的火种和连接中外的未来桥梁 。为此,普陀区近年来持续发力:依托“寻根之旅”“世界看上海”等品牌活动 ,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;扎实推进华裔青年实习计划,已累计提供岗位39个,接收实习生32人 ,创造深入本土社会的机会;联动区-街镇-学校-园区,年均开展华文教育活动40余场次。
这一切的核心目标,在于不断强化“寻根 、恋根、扎根 ”的理念——用真切的文化体验触动心灵,用诚挚的情感连接温暖血脉 ,让华裔青少年们的心中深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,将这份跨越重洋的“根”情牢牢维系。 本次“华语侨心”研修营,正是普陀区践行这一理念、用心浇灌海外新生代友谊之树的一次生动写照 ,期待这些年轻的“文化使者 ”未来能架起更多沟通的桥梁。